不知从何时起,在中国被称为“坦克之都”的内蒙古包头市,竟然变成了网红们趋之若鹜的“打卡之地”——此地有一条“坦克专用道”。
这里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顶级规模的坦克装甲车辆制造基地,常常有各种各样的坦克与装甲车出现,它们从工厂开往试验场。在这儿,常见的各类现役以及用于外贸的坦克装甲车都能被看到,偶尔还会“碰”到一些极为珍稀,甚至从来都没见过的像“SSR”那样的隐藏坦克。
▲把这个用作文旅宣传实在是有些离谱了,军武菌是绝不建议我们大家到这儿乱拍一气的。
需明确,自2014年ZTZ99A主战坦克正式公开亮相起,最强国产坦克的地位就基本没有受到挑战的可能。ZTZ99A作为朝着国际领先水平迈进的信息化第三代主战坦克,其配备了许多新装备,像双通道高清热成像、激光主动对抗系统之类的,在那时的军迷看来完全就是“黑科技”。
然而,随时代持续不断的发展,自99A坦克服役达十年之久后,尽管其基础性能仍然强劲,可是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战争环境和更为先进的国外新型坦克时,它逐渐有了陈旧之感。遥控武器站、硬杀伤主动防御系统、重型附加装甲等新一代主战坦克常见的配置,始终未曾出现在99A坦克之上。
令许多人感到诧异的是,我们并非不具备这些新技术。实际上,用于外贸的VT4和VT5坦克早已装备了这些先进的子系统,并且还在珠海航展等展会上公开亮相。唯有自用的99A坦克尚未增加配备这些“新东西”。很多军迷一想到这点,就感觉浑身不自在,像是有蚂蚁在身上爬似的。
早些年的文章里,军武菌有过预测,将来的99A可能会增添主动防御系统、遥控武器站这类全新的子系统,不过不会再像从99式发展到99A那样进行“大改”了。并且国产的第四代坦克也将在五年甚至十年之内亮相。
就当下的情况而言,这个预言在很大程度上慢慢的变成了现实——国产遥控武器站与主动防御系统逐渐发展成熟之后,开始被大规模地装备部队,而装备了这两种武器系统的升级版99A也已经亮相。
然而军武菌未曾料到,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国产第四代坦克的消息就已呈现在世人面前。更为出人意料的是,这辆被疑似为国产第四代坦克的原型车,和之前所有人的想象全然不同——这是一辆轻型坦克!
自去年5月起,网络上就慢慢的出现有关国产新一代坦克的传闻、照片以及视频。其起因是有路过的网友拍到两辆新型坦克,这两辆坦克造型独特,整体被涂成沙黄色,还覆盖着伪装网,与之前的国产坦克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在此后的时间里,那两辆“黄色拖拉机”又多次现身于街道。尽管炮塔上那神秘的“面纱”从未被揭开过,不过种种迹象显示,这或许并非简单的外贸车辆,也不是对现有装甲车辆的升级改进,非常有可能是中国的第四代坦克!
由网传照片推断,此辆坦克在吨位与尺寸方面或许远远不及99A,大致与15式、VT5之类的轻型坦克相当,其主炮口径很可能没有沿用之前国产主战坦克的125毫米,反倒像是105毫米的坦克炮。这一设计显然和俄罗斯的T - 14、德国的KF - 51等第四代主战坦克存在着很大差异。
就造型方面而言,新型坦克的车体貌似运用了大倾角首下设计,其车体前部与传统坦克不一样,更近似于一辆重型步兵战车。有一辆坦克的炮管被菱形护套包裹着,这显然是采用了隐身设计,而且在炮管上瞧不见抽烟机,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采用了无人炮塔。尽管炮塔被伪装网裹着,无法看到全貌,不过能够推测,伪装网下面所覆盖的是主动防御系统和遥控武器站。
因为车体看起来与传统坦克的差异实在过于显著,所以许多人判定,新型坦克在防护性能方面或许和步兵战车相近,乃至觉得这是一款两栖坦克。相较于传统坦克以及其他的第四代主战坦克,这辆新型坦克从横向看很是奇特,从纵向看也很是奇特——于是“双奇特”这个外号就这么出现了。
然而,这个所谓“双离谱”的设计,就真的极为离谱吗?军武菌觉得,恐怕并非如此。
坦克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自其问世至今,世界上大部分知名坦克都是按照欧洲战场环境需求设计的。然而,地球广阔无垠,若用西方坦克的设计标准去要求其他几个国家,非常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不适应”状况。对亚洲国家而言,盲目仿照西方或者俄罗斯坦克的设计绝不是良策。
首先,第四代坦克在设计方面和传统的第三代坦克全然不同。第三代坦克为强化炮塔以及乘员舱的防护能力,广泛地大规模运用了厚度极为惊人的装甲钢、复合装甲,并且设置了大面积的防崩落内衬与反应装甲,这使得坦克的重量大幅度的增加。实际上,很多西方的主战坦克,其重量已超越了60吨,甚至达到了70吨。
尽管不少人瞧不起日本的坦克,然而西方的坦克要是到了日本这样的地方,也不一定就更加适用。
在西欧的广袤平原上,坦克的重量稍大些可能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不过,要是处于中国南方的丘陵与水网地带,又或是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以及其他岛屿的山地环境之中,如此沉重的坦克差不多是难以行进的。并且,就两栖登陆和战略空运而言,过重的坦克是个极为沉重的包袱,这正是美军步入21世纪之后重点发展“斯崔克”战车的缘由。
第四代坦克在结构方面和第三代坦克存在着巨大差异,无人炮塔这一设计能够使坦克的乘员舱规模大幅缩减,有必要进行防护的范围也相应变小。于是坦克设计师可以把少量的厚重装甲集中安排在坦克的核心区域。并且由于坦克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第四代坦克非常有可能不再需要车长和炮长各自独立设置,而是采用双人乘员组的模式,这进一步减小了乘员舱的规模。
同一时期,主动防御系统的广泛应用也极大的提升了轻型坦克在应对反坦克导弹乃至反坦克炮弹时的生存能力。要是再加上外挂的附加装甲,就极有可能使轻型坦克以更轻的重量,达到与第三代主战坦克相近的核心防护水准。
需明确,当下的“甲弹对抗”早已不再是仅仅较量坦克对坦克、炮弹对装甲的时期了。俄乌战争持续了这么久,几乎未曾见到真正意义上的坦克对抗。反坦克导弹、主动防御体系、反无人机等要素,都应被纳入“甲弹对抗”的范畴。
所以,不少网友对新型坦克防护水准的担心,可能在某一些程度上是有些多虑了。起码在军武菌看来,该坦克绝不是那种彻底舍弃“甲弹对抗”,仅仅追求信息化程度的武器。
就火力水平而言,军武菌和众多网友大体上普遍不太担忧。尽管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设想,即第四代主战坦克配备大口径主炮,从而具备更强的直瞄火力支援能力,不过这一设想并未成为主导性概念。并且,大口径火炮会使坦克的携弹量明显减少,进而影响到持续作战能力。105毫米主炮的口径尽管小了许多,但是其在反载具能力方面与125毫米坦克炮相比,差距并不是很大。
并且,作为一款2020年之后设计的坦克,相较于给现役三代坦克采用那种既会使全车的尺寸与重量增加,又容易让自身目标暴露的笨拙方法——“加蓬”,新型坦克肯定会在设计之初就将应对现代小型无人机等新型威胁纳入考量范围。军武菌推测,怎么样应对新型威胁将会成为下一代坦克在设计方面的一大亮点。
实际上,与KF - 51和T - 14这类新时代的“四代坦克”相较而言,新型坦克的设计倒是让军武菌联想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美国陆军所提出的FCS“未来战斗系统”,还有在其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XM1202 MCS“车载战斗系统”。
在美国陆军的规划里,FCS体系会是这样一个车族:它运用通用底盘,可进行有人驾驶或者无人驾驶操作,装载各类武器与功能模块以达成不同作战目的,会被用来替换现役的M1主战坦克以及M2步兵战车。而XM1202 MCS就是一种重量仅达24吨的轻型坦克,它将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替换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FCS系统的设计理念包含混合动力驱动、双人驾驶舱设计。其重量跟传统主战坦克相比要轻得多,防御主要是依靠附加装甲模块与硬杀伤主动防御系统。更为关键的是,FCS系统在作战时对信息化建设有着高度的依赖性,它借助FCS网络同所有其他友军单位达成相互连通并进行信息交换,拥有很强大的信息化作战能力。
然而,彼时技术水平存有明显欠缺,陷入了一种类似“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困局。美国陆军对FCS系统的吨位限制极为严格,这使得总系统的研发工作深陷泥沼,难以达成设计的基本要求。反恐战争爆发后,美军已无充足资金投入到这个耗费巨大的项目当中,于是在2009年,FCS系统的研发宣告终止。
显而易见,从当下的方面出发,FCS系统的概念仍然十分超前,并且新型坦克的设计思路明显和FCS系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相较于T - 14之类的坦克,在军武菌的认知里,FCS更符合第四代坦克的标准。也许从某一些程度来讲,这又会是一个“美国负责构想,中国负责达成”的典型事例。
当然,讲到此处,还有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新型坦克在未来是否会全面取代99A呢?
新型坦克在智能、子系统和信息化水平方面,和传统三代坦克相比存在很明显优势。不过,由于受到吨位的约束,其防护水平即便再出色,在遭遇反坦克武器的集中攻击时,也难以幸免于难。并且,相较于三代坦克,新型坦克的造价更高。在未来有可能发生的高强度战争里,传统的三代坦克,乃至二代坦克,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在俄乌战争里,哪怕是二代坦克也发挥着相当的作用,你能否辨认出这是何种坦克呢?
实际上,在FCS计划时期,美军就对XM1202这种不足30吨的轻型坦克能否替代重达70吨的“艾布拉姆斯”怀有疑问。不少人认为,FCS仅仅会在未来战争里充当先锋与利刃,而M1则会成为填补战场的主要力量,与新一代坦克协同继续作战。即便这些构想都未能成真,不过起码也能给咱们提供若干参考。
并且,哪怕是到了当下,坦克的更新换代速率依然是极为迟缓的。尽管纯粹的“五对轮”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可是直至今日,带着“锅盖头”的88B和88A乃至59D坦克仍然在中服役,就更不用提96式、96A以及99式、99A这些“新型坦克”了。
就当前状况而言,新型坦克要达到完全成熟的状态,恐怕还有一定的路程要走,若要形成战斗力,所需的时间会更长。在此情形下,不太可能彻底终止现役坦克的采购工作,将来也许会有更多改良后的99A及其他坦克编入部队服役。并且,在四代坦克确定型号并服役之后,也无法在短期内将99A及其他现役坦克取而代之,而是应当会优先配备给一些主力部队,与其他现役坦克协同使用。
尽管新型坦克距离服役或许还得等待相当长的时间,不过军武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今年抗战胜利80周年的“九·三”大阅兵之际,新一代的国产坦克会不会如同当年的“9910工程”那般,成为中国坦克装甲车辆发展的代表以及成果的集大成者而亮相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四川男子买彩票中了560万,竟在上班途中被抢!男子悲愤:连彩票复印件和照片都没留!网友:是祸躲不过!
高层会议明确改革新信号:格外的重视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创新|聚焦202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探索世界脉动,洞悉时代之声。在这里,我们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星球的每一次跳动,解读未被言说的故事。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千万不要把孩子养得太老实了,博主谈把孩子当成“土匪”养,长大后或许更容易成功
上一篇:广东省云浮合盛动力开展请求一种变电站检修实验作业暂时接地线多功能接头专利便利将接地线与柱衔接
下一篇:陕西华达(301517):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陕西华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储放置与实际使用情况的核查意见